CO?培養箱作為細胞培養的核心設備,其溫度、CO?濃度、濕度的精準控制直接影響細胞活性與實驗重復性。科學制定校準周期與規范操作方法,是保障培養環境穩定的關鍵。?
校準周期的合理設定需結合使用頻率與精度要求。溫度校準建議每月進行1次,采用連續24小時監測模式,確保培養箱在37℃設定值下的波動范圍≤±0.2℃;CO?濃度校準每兩周1次,重點驗證5%常規濃度點的偏差(應<±0.1%),若用于特殊濃度培養(如2%或10%),需增加對應點校準。濕度校準可每季度1次,通過監測飽和鹽溶液的平衡濕度(如硫酸鉀飽和溶液對應98%濕度)驗證腔內濕度達標情況(≥95%)。新設備啟用前需進行全面校準,維修后的設備需立即重新校準,確保各項參數符合標準。?
溫度校準的規范操作需采用多點驗證法。將經過計量認證的鉑電阻溫度計(精度±0.1℃)固定在培養箱中層中心位置,同時在四角放置輔助測溫點,設定37℃恒溫模式,連續記錄24小時數據。若發現任一點溫度偏離設定值超過0.3℃,需進入校準菜單調整:通過控制面板的溫度補償功能,以標準溫度計讀數為基準修正顯示值,每次調整后穩定30分鐘再驗證,直至所有測點波動≤±0.2℃。校準過程中需關閉門體≥1小時,避免開關門導致的溫度波動干擾。?
CO?濃度校準需依賴高精度標準氣體。準備濃度為5%的CO?標準氣(不確定度≤±0.05%),將氣體采樣管連接至培養箱的氣體校準口,開啟校準模式后通入標準氣,流量控制在0.5L/min,持續3分鐘。設備自動識別標準濃度并修正傳感器讀數,校準后需在正常運行模式下監測30分鐘,確保濃度穩定在設定值±0.1%范圍內。若使用紅外傳感器型培養箱,需每月用酒精清潔傳感器窗口,避免水汽凝結影響檢測精度。?

濕度校準可采用飽和鹽溶液法。在培養箱內放置盛有硫酸鉀飽和溶液的培養皿(液面面積≥100cm²),同時放入經校準的濕度計,關閉門體24小時后讀取濕度值。若實測濕度<95%,需檢查水盤水位(應保持2/3滿),清潔加濕裝置的濾網(每月1次),必要時更換加濕管。對于采用蒸汽加濕的機型,需驗證加濕周期是否合理(通常每30分鐘啟動1次),確保濕度波動≤±3%。?
校準完成后需生成校準報告,記錄校準日期、使用標準器具信息、各項參數偏差及調整值,報告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。建立校準臺賬,提前3天提醒下次校準時間,確保所有操作符合ISO 17025實驗室認可要求。通過系統化校準,可使細胞培養的成功率提升20%以上,實驗數據的重現性顯著改善。?